> Week 1
 
bookcover
 

河清海雁

前途被看好的克里斯,為了某些原因放棄了一切走向曠野,並且在寒冷的飢餓當中死去。什麼原因讓他做出這種驚人之舉?有些人對於他這種行為相當不以為然,認為他是虛擲生命的混帳,低估了曠野危險因子的大傻瓜,但是在他的旅途中,所預見的每一個人卻都對他留下了好印象,每個人都想了解他,但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懂他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做。我想,克里斯走向曠野的舉動,或許是為了尋找一種人生的真理,但,很多人生當中無解的問題,有時候這些問題不僅是一個答案而已,而是有好多好多的答案和迷團構成,我們都在追求真理,但真理卻很少有人找得到。或許克里斯在臨死之前的確找到了他所認為的真理,但他所尋到的真理究竟是什麼我們卻是再也不會曉得的了。

書中克里斯寫給一位老人的信也讓我情緒激蕩了一陣,或許克里斯追求的只是一個絕對的快樂,一個不受文明社會拘束的快樂。克里斯反抗的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安全、服從,他想讓內心的靈魂重新擁有對冒險的熱忱,或許這種熱忱同時也是一種對人生的熱忱,而我們在經歷了長期的一成不變之後,也就逐漸對生命、對現在所處的環境、工作、學業、家庭失去了原有的熱忱與喜悅。

許多人對克里斯這種作法感到崇高,但也有些人覺得他根本就是個什麼都不懂的白痴,我姑且不論克里斯這種行為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套一句書中的話:

沒錯,他失敗了,但我佩服的是他嘗試去做的事。

沒錯,或許克里斯的作法的確讓人不敢恭維,但他追求人生突破、冒險的靈魂卻是讓人徹底佩服的!

 
 



 
 
bookcover
 

方齊

從呼吸的方式開始改變。

Frances,一位美國作家,在義大利買下一間古宅「思慕太陽」。

她的家人強烈反對:「我母親斥之為荒謬,還在第二音節加上重音。我的姊妹們雖覺得我的計畫很刺激,但仍然好像在擔心一個十八歲的姑娘就這樣跟一個海員揚長而去。」

Frances也自我對話著:「我自己何嘗沒疑懼。」

關於自己的衝動行為,Frances是這樣解釋:「在過了那麼多年緊密的家庭生活後,離婚反而讓我有一種回到了自我的感覺。我急切渴望能在另一個文化中檢視我自己,並超越那個舊我。我需要一種實質層面的東西,占據我過去生活所留下來的心理空間。」

Frances說:「記得剛接觸義大利的頭幾年,我對每一項新的學習都覺得有如金幣一樣珍貴。」

「重新」是一個有魔力的字眼,把自己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的方,當一個新生兒,學習事物的新定義。我到現在都記得,唸大學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聽到收垃圾的音樂,提著垃圾趕下樓時,才深刻地感覺,真的是離開家了,真的是一個人了。再沒有人叮嚀你種種生活細節:垃圾幾點到、哪家的排骨飯好吃、哪裡的水果比較新鮮,全得靠自己一點一點發現,建立新的模式。那是「未知的恐慌」和「冒險的新鮮」交織而成的體驗。

買下一間房子,和一片需要兩頭牛犁兩天的莊園,可以把一整座香草園種進心裡,填補起空缺。Frances每每經過種滿玫瑰和歐薄荷的步道,她總是覺得:「一波波的香氣都會讓我忍不住要深呼吸,而每吸一口氣,我就會覺得自己吸進了一些歡樂。…如果我決心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沒有誰能夠把快樂從我手上奪走。」

這是一本施工日誌:整修房子、安裝中央空調、鑿井、在花園築石牆。

這也是一本食譜,在義大利,你只買得到當令的食物,所以也得學習各種道地的烹調手法,通常也很簡單。( 雖然我堂哥翻了翻書,嗤之以鼻地把書丟還給我:「這什麼書,還有食譜?」) Frances教會我,當路走不下去時,何不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 從呼吸和走路的方式開始改變。

 
 



 
 
bookcover
 

Animuss

先是驚喜,後是嘆息。 劇院之鬼彷彿存在,也彷彿不,只聞其音,不見其人。克莉絲汀說:他是音樂天使。「沒有任何聲音能比它更令人感動,命運將你永無回頭地帶向我!」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從小我們聽過莎拉布萊曼,聽過麥可克勞佛,也聽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那個麥克風在中途慢下來的人),劇院之鬼總是戴著俊美的面具,文雅且有形。他鬱鬱且多情,但從來不神秘。

於是我先震懾於他的神秘,然後失望於他的不神秘。為什麼不讓他保持如此呢?一名浮士德,讓克莉絲汀愚昧如奧菲莉,讓韓晤神經兮兮如愛倫坡,人人身不由己,沒有謎底,沒有面具後的故事,沒有歌劇院之外的世界,沒有波斯,最好更沒有巴黎。

《唐璜的勝利》仍然存在,但我知道他的歌詞永遠不會是: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 the final threshold, the bridge is crossed, so stand and watch it burn . . . 。沒有激情,沒有覺悟,只有恐懼與神秘,愛顫抖且蒼白。

 
 



 
 
bookcover
 

書海無涯,如何回頭是岸

相信付出會有代價,代價只是一句,傻瓜

那年,去澳洲的前夕,回外婆家幫忙採收枇杷。

這種水果真是嬌嫩又不好照顧(當然市價也就不便宜),一顆顆圓潤飽滿的金黃果實,包覆在袋中,透過小孔窺視其熟程狀態,決定是否可採收。為何說不好照顧?先前的施肥、除草就先不論(因為我也沒幫到忙),光是採收期,就忙得人仰馬翻,加上人工貴,所以外婆家只有3、4位自家的農忙人。從低垂枝葉採收後,還要剪枝、分級、裝盒,一絲不得馬虎,以免壞了豐碩的黃金體態(更別提還得留意表面絨毛哩!)。那時,真的是日出而作、日落還不息。眼冒金星又腰桿挺不直呢!

農家人的辛苦,真是沒體會,永遠不知"粒粒皆辛苦"阿!要說,有人辛苦了30年,才種出這甜美果實,想來也沒人肯當這種傻瓜。

偏偏,就有這麼一位木村阿公,憑藉著不服輸的毅力與爽朗的態度,硬是種出了不用施肥的木村蘋果哩!

不過就是蘋果,有何了不起?也許有人會這樣認為。可是,木村蘋果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將其剖成兩半後,置放兩年,只見果實日漸風乾萎縮成乾果,絲毫沒有腐爛,甚至還散發濃郁果香。簡直是違反自然現象嘛!(很想說:傑克,不,木村,這真是太神奇了!)

木村阿公的神奇蘋果,讓日本NHK專訪播映上百次,還有專家進行分析。說到有機種植,總認為不施化學肥、人工除草、自然除蟲等就符合有機。殊不知,木村阿公可是自然栽種:雜草不除,手工挑除益蟲、害蟲,維持平衡狀態,用自行調配的醋噴灑果樹,堅持不用機器噴灑,沒事對著800多棵樹說話,並且肯定果樹會自然長大...種種不可思議的種植方式,真是不按照常規走。

當然,想要按圖索驥,採用書上方式種植,尚且不足,畢竟,還有許多"眉角"書中未盡如呈現(所以這不是農業專書)。可是木村阿公的精神,的確值得敬佩,還有永遠抱持正面積極的心。儘管有人想要嘗試,木村阿公也毫無保留的傳授,但30年的功力,豈能說,三年五載的便成功。

傻瓜的人,不理會旁人冷嘲熱諷,成功後,也仍維持一貫心態,他們總認為,眼前的路只有一條,即便披荊斬棘,困難重重,傻瓜秉持信念堅持下去。成功成名,也不自豪,當作是吃飯那樣的平常事,不足掛齒。知易行難,或許就是一般人當不成傻瓜的原因吧

唯一可惜的事,想要吃這神奇的蘋果,恐怕非易事。因為他的產量固定,又大多被高級餐廳搜購,即便日本民眾,也都很難吃到哩! 其實傻瓜的代價,一點都不傻瓜~

 
 



 
 
bookcover
 

牛奶是給小牛喝的

擔任傳奇人物Orson Wells的驚人亮相,

這部經典名著除了透過廣播造成萬人竄逃的恐慌,

成為傳播史上的有名事件,

也被重拍成電影多次;

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外星人代表了不同的威脅,

包括在最早的版本裡,長著三色複眼的外星人造型,儼然就是「電視」的邪惡化身!)

然而不變的,卻是來自於「他者」入侵的恐懼。

科幻小說中的「未來」總會過去,

許多對未來科技的想像,也不見得會到來,

但它卻像是一面人性的照妖鏡,

提醒讀者有些事情是永遠不可能改變的,

唯有意識到這些人性的弱點,

才有可能跨越未來。

 
 



 
 
bookcover
 

書海無涯,如何回頭是岸

原來,愛,要去追尋~

當然,其實愛就在你身邊,也不用遠赴印度或哪個國家。(當然更不用犯罪!)

想看這本書的起頭,純粹是看了書的文案:一個講師,逃出高度看守的澳洲監獄...。當下對於"澳洲"兩字有著莫名情緣,眼睛為之一亮(好像整篇文案,我只瞧見"澳洲",已然是種病態了。),再加上出版社的書盒設計,還有那幽、亮的封面(國內版比原文版好看多了),簡直是一個不看鐵定後悔的書。果真!故事內容的確沒讓我後悔。長達一千頁的厚度,也著實耗去大半內力。

"項塔蘭" Shantaram一個美麗的印度名,在印度語中,意味著─和平之人,可是"項塔蘭"過著卻不是項塔蘭的生活(與其身分竟背道而馳)。項塔蘭真名Gregory,澳洲人,求學、結婚、工作,本該如同普羅大眾般的過完一生。無奈,一個事件,粉碎一切,從大學講師變成吸毒人,再來鋌而走險搶銀行,最後自然是進了監獄。聽起來,跟一般電影情節的內容,好像沒太大差別,可是每部電影就是不一樣的過程與結局。

嚮往自由本是天性,服刑期間的計畫中,項塔蘭意外越獄。短暫停留紐西蘭,輾轉去了人生的第二個故鄉─印度孟買。也幸好,他沒有選擇繼續待在澳洲,當個現代凱利,要不,哪來的《項塔蘭》可看。

(Ned Kelly是澳洲近代有名的"俠盜",好比廖添丁)

說來奇怪,大抵犯過罪的人,多自絕於原有生活圈,總覺得放下一切,換個地方,才能感受重生。項塔蘭也不例外,來到孟買,即便生活貧民窟中,想來都比當個皇宮的螻蟻來的自在(更多印度窮人可能恨不得去澳洲生活吧!),也自覺融入當地的生活是件如魚得水的事,至少,沒人認識他。若不是發生變故,心境的轉變可能不致如此。(可以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嗎?)

在貧民窟當起免費的冒牌醫生,因緣際會進入黑道,開始學會洗錢、管理情色、假造護照、海外匯款等不法勾當,當然,還包括了《艋舺》中的"義氣"。這當然是項塔蘭的中心故事,可是換個不同面向,反而對於印度這個國家有更深的認識。比看其他介紹印度的書籍還要來的清楚,這個人口第二大國家最底層的社會。

書中的各種衝突性還挺多的哩!項塔蘭名之於混黑道、貧民窟救命醫生之於澳洲搶劫犯,當然,最神奇的居然還去中東打場穆斯林聖戰、加入寶來塢電影圈,到頭來才發現,原來這都是計劃中的。亦父亦友的哈德汗、湖水綠眼的卡拉、友情、愛情、忠誠與背叛交錯,不正是電影絕佳素材嗎?

遽聞,電影會由強尼戴普主演,但上映與否,永遠是只聞樓梯響。 還不如來去追尋我的愛,比較快~

 
 



 
 
bookcover
 

旋轉木馬。

如果說一般小說的敘事者高度,

是站在高腳椅往下注視著人物,

那麼,卡佛在本書的敘事,大概是坐在你家餐桌,

偶爾還會站起來幫你洗盤子那樣貼近。

把平淡無奇的生活,精細的切片,

然後你就會看見最細微的枝節。

不是只有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有這樣的結果,

而是點出了結果之前無限延展擠壓的,

那個龐大的難以言說。

前幾天再看漫畫詐欺獵人,

黑崎喬裝記者訪問被害人,

開頭就問,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對方的犯罪。

關於一個平常看起來在正常人平均值裡的人,

是什麼東西導致了後來的失常舉動,

最後一根稻草,

或者長久以來壓制生活的龐大究竟是什麼。

讀這本書,會目擊一些。

 
 



 
 
bookcover
大家都叫我食蟻獸

 

showmama

有句話說:「少女情懷總是詩」,就算是外貌不美的女孩還是有作夢的權利,內心還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本書,就是一個有家族遺傳的超大鼻子、老鼠般的小眼睛、被人笑稱「食蟻獸」的主人翁泰西在家庭、學校同儕、交往的筆友之間的尋求認同,卻是充滿壓力的故事。

《大家都叫我食蟻獸》是滿好看的青少年小說,整本書的張力夠,也符合青少年的特性,故事中充滿衝突和幽默,把主人翁泰西的內心世界描述的淋漓盡致。

因為外表其貌不揚又無法獲得同學認同的泰西,只能努力用功於學業,但是他在學校優秀的表現又受到同學排擠,這個孤單的小女生只好透過交筆友尋找友誼的天空。對外貌自卑的泰西,竟然異想天開的偷竊姊姊蘇菲漂亮的照片寄給筆友,卻沒想到單純的筆友竟然找上門來。

少女泰西要煩惱的事情太多了,爸媽為家事的衝突、筆友要來見他、班上同學聯合起來準備對付老是噴口水的老師,而泰西不願意傷害這個無辜的老師,正在兩難之下,卻發生了大家認為太牽強的、非常湊巧的事情,使同學眼中誤認為假用功的馬屁精泰西被懷疑背叛大家,正當泰西無所適從的時候,突然想到要去找已經多年不見的奶奶,而奶奶被爸爸當作酒鬼、瘋子,因為財產的問題已經被爸爸痛恨、拒絕往來多年,這個不受爸爸歡迎的奶奶,卻是一位有智慧的長者,泰西藉著奶奶大鍋菜般的回憶,從此心態有些轉變,好巧不巧,對他敵對的同學們,也因為後來真相揭曉而覺得虧欠他。

誤會解除了,泰西還是努力的想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他並不想當一個高高在上的好學生,他很想跟大家打成一片,但是他會怎麼做呢?這本書深度挖掘青少年在家庭、學校裡的問題,尤其是對外表長相的迷思,故事好看之外,也有一些叫人醒思之處,這本書也獲得德國第二電視臺所頒發的「愛看書的小老鼠」獎。

 
 



 
 
bookcover
  飛天

迷宮就出現在作中作與作家間,不論是虛擬創作或自身經歷,希臘神話裡愛上公牛的帕西菲生下半人半牛的怪物、迷戀帕西菲的著名工匠為而興建著迷宮,現實生活裡我們明知那是病態是荒謬,卻縱身而入,甚而為愛捨生,我們在迷亂的路途中迂迴前行,只為尋覓那乍見熟悉的靈魂,我們在黑暗的汪洋大海中載浮載沉,只因那些陰鬱孤寂似曾相似,迷宮沒有出口,就像很多問題沒有答案,就像悲劇總會重複發生走回原點,那些曾經相信的信仰與救贖,因迷宮而起,而也因迷宮而崩毀。
 
 



 
 
bookcover
真的,好恐怖

  coccus

說到岡山,不覺想到橫溝正史筆下的山野奇案:偏僻的山村、大家族、古老的傳統、過時的偏見……,當東京等都市已經快速奔向現代化時,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的村落仍未照到文明的曙光,依舊固守傳統,堅持長久以來的想法。而這些舊俗陋習,就是岩井志麻子小說中恐怖的來源。〈真的,好恐怖〉中,百姓生活貧困,懷了孕只能請鬼子婆墮胎,拿掉嬰兒後卻又立刻對那檔子事狂熱不已。他們不對早逝的生命哀傷,卻歧視排擠鬼子婆;〈告密箱〉中,霍亂病患的家屬寧可讓疾病蔓延,也不願意上醫院,並且視告密者為叛徒,於是有了告密箱,讓惡意在被封鎖的箱子中不斷蔓延。最後,這些都成了「恐怖」的養分,讓恐懼得以發芽,隨著故事在讀者心中茁壯……
 
 



 
看之前的評論推薦,第五週第四週第三第二第一


關於我們 | 合作計劃 | 徵人 | 客服信箱 | taaze@facebook | taaze@plurk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11號8樓
客服專線02-2712-0369 服務時間:周一~周五9:00-18:00 客服信箱服務時間一周七天不分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