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nneting
It's never too late for anything if you want it so bad.
當時為了申請攝影研究所,特地設計了一套名為Chinese Maniac(中國熱)的作品,主要靈感來自於21世紀中國的崛起和黑人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作品中的女孩生活在2050年,那時世界對於美的追求早已因中國國力強盛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黃種人的長相變成新興時尚指標, 而歐美的年輕白人為了達到這種社會認同的美麗,紛紛把頭髮染黑,把雙眼皮縫成單眼皮,甚至削骨不讓鼻子再這麼挺直。---連美恩「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
非常令我震驚的一段話,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強權轉移的時代,從前的想法或許都侷限在經濟及政治方面的取代,而時尚、美麗的這種話題一直都沒有真正跟這一切接軌上(至少是就我的腦袋而言),從前也一直覺得西方對於東方的審美觀都很詭異,都不是在我們眼中標準的美,好像越有「東方味」他們就覺得越接近美麗。從前也聽過一個說法:人很容易跟自己非常相反的人或特徵給吸引。但我們都忘了,美沒有標準,美可以擁有每個人自己的定義。
作者在阿姆斯特丹的體驗也讓我擁有深刻的感觸,荷蘭的大學生最想要旅行的國家是伊朗,在我們充滿疑惑的想著那個危險的地方的時候,他們只想著這世界的思想完全都是美國一手包裝出來的,而要荷蘭的學生們與其去相信美國的片面之詞,對他們來說,自己去探索與發現才是最重要的。這段想法也深深的震撼了我,在全世界號稱民主的國家,大家批評著中國或北韓的共產與洗腦政策,但我們又何嘗不是?只是這個地球,這個世界是一個更大的共產政營,誰握有權力誰就可以說出至高無上的話語。而又有多少人(尤其是東方人)會想到或願意去求證這一切的輿論?這又讓我想到我媽現在政大EMBA課程的其中一門:這個世界一共有60多億的人口,但有將近78%都是窮人,多半都分佈在非洲,而我們該怎麼做?救他們?教導他們該怎麼進化到文明世界?或是放任達爾文物盡天擇的理論?如果救他們,那我們是不是又要承擔這世界資源將會消耗的更快,更競爭,很快這地球就要別無選擇的爆炸?而他們又有多可悲,我們又有多自私,太多的生命的選擇權都在我們的手中,而我們所謂的民主,是不是就是這樣運作著?
羅馬的人骨教堂
安特衛普、比利時對街頭藝術的支持(不論是炸街道或是巨型鳥類屍體創作)
倫敦冷漠的拉扯矛盾印象
既是天堂亦是地獄的巴塞隆納,還有美的椎心的聖家堂...
這本書還有帶給我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趨之若鶩的好景點或好藝術品就是無庸置疑的。妳還是可以覺得他無聊,可以不被吸引,因為這個世界可以擁有千百萬種的標準或教條,但真的不適用於美身上。
而她的經歷值得每一個想探索自己生命、想冒險的靈魂去閱讀。
並不是盲目的跟隨她的腳步,每一個人的每一個生命,都應當有自己的出口,
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
That's all the matters!
我想要更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生命,拋棄掉這一切沒用的自我厭惡,
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