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然知道這本書,但倘若你只是耳聞,那麼別讀任何推薦或導讀了,直接買一本吧!這故事裡有一個環境,有一些角色,有一幢生活,他們曾經快樂過,但卻無可避免地走向一場悲哀的戰鬥。這裡頭各種人物典型,你輕易就可以將身邊的人歸類進去,而書中上演的種種,是你在學校、兵役、職場,甚至家庭、朋友、愛情與任何現實或虛擬人際關係中,曾承受、苦惱或思索過的。這回有諾貝爾獎等級作家的觀察與結論,你非挑戰不可!
那麼另一些讀者呢?大概都在中學或大學課堂上讀過吧!然而當年,你不一定真「知道」那座荒島是什麼,人與人的戰鬥是什麼。如今的你,看了那麼多,經歷了那麼多,你已轉而追求起過去不屑一顧的、你開始鄙夷起曾經全心信仰的。變成了另一個人的你,不能不重新讀一次《蒼蠅王》。
很多人都說,《蒼蠅王》是「人性本惡」的最佳表述。但假如這本小說只有能耐作這種二元性的區隔,則它若非只能是一本暢快但有限的通俗讀物,就是根本經不起辯證閱讀的跨時空考驗的一時之作。
《蒼蠅王》講的不是「人性本惡」,而是「人性是有缺陷的」。而這個重要的辯證,正是許多自稱受《蒼蠅王》影響的作品,在藝術或哲學價值上卻遠遠不如它的關鍵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