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鳥兒是否也在尋找新的家呢?希望我們也能像天上的鳥兒一樣,順利找到新的家。

如果我們珍視家園的溫暖,更要凝視他人的痛苦

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

沒有生物不渴望春天的來臨,尤其是歷經冬寒之後。

2010 年寒冬,北非率先發出震天價響,突尼西亞百姓要求政府進行民主改革,這波向春天吶喊的浪潮影響其他鄰近國家。隔年,敘利亞也啟動一連串人民示威跟政府鎮壓的衝突。只是,敘利亞不如突尼西亞的幸運,他們境內反政府派跟軍政府武裝對峙的戰事不斷擴大,而後有恐怖組織的加入,他們強占城鎮,逼迫居民改信宗教、摧毀建設、屠殺人民, 紛擾至今。2017 年,根據聯合國統計,這波動盪已造成敘利亞境內六百多萬人流離失所,五百五十萬流亡海外的難民,這已是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

幾年前,國際媒體與網路社群傳播敘利亞大批平民攜家帶眷、冒險徒步或搭船越過邊境尋求政治庇護,尤其許多躺在海灘上失溫的小身體、驚慌的小臉哭嚎著找父母等怵目影像,使世人在自家螢幕前從震驚、不敢置信,逐漸察覺難民困境加劇的現實。這些年,恐怖組織或軍政府在各地造成的不安,讓全球難民數不斷快速增加。除了中東之外,包括南美州、非洲、南亞內亂等國家,全球難民人數已達六、七千萬人。

難民問題,不僅測試聯合國的運作功能,也考驗民主政府與人民的人道標準。各界名人如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喬治.克隆尼,或跨界名作家尼爾.蓋曼等人,都親自前往中東關注難民問題。許多童書工作者反躬自省,不僅學者帶頭探討,創作者投入過去少被人觸及的主題,出版社也支持鼓勵,眾人盡已之力,呼籲人類該有的同理心。

2016 年出版《新鄰居,你好?!》(字畝文化)一書的兩位法國創作者,在看到社會出現接納難民或新族群與否的爭議下,透過繪本提醒教養者,應避免孩子出現排外的眼光,看向社會多元的益處。而《暴風雨過後:用愛拂去心中的恐懼》《旅程:在尋找家的路上》、《候鳥移工》這三本作品更深入核心,探及恐怖攻擊、難民逃難及移工生活等,接近「苦難」本身的面貌。

家,是每個人的身心歸所。可是,當家園無法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時,人們會暫離家園到他方工作謀生。一旦家園受到外來攻擊,人們受到驚嚇也為無辜受害的生命悲傷,但為了不讓敵人刻意製造的恐懼得逞,人們必須更團結與堅強。然而若戰火蔓延不止,政府已無法保障人民的基本人權時,人們便不得不拋棄家園、逃往任何能保護他們生命的邊界與他鄉。這三本作品,分別談了以上三種不同的層次。

【繼續閱讀】《旅程》推薦序>>

  • 孩子和我們同世界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