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韓寒
韓寒與《三重門》手稿合影
韓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
中國職業拉力賽及場地賽車手、作家、《獨唱團》雜誌主編,並涉足音樂創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賽以《杯中窺人》(收錄於《出發》)獲一等獎。 1999年3月韓寒開始寫作小說《三重門》,出版後至今銷量已逾200多萬冊。現為上海大眾333 車隊職業賽車手。2010年4月入選美國《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人物」。2012年春節假期,方舟子質疑韓寒父親代筆為子寫作成網路最熱的話題。2012年1月29日,韓寒委託律師,就方舟子通過互聯網「質疑韓寒代筆」其間造謠、對韓寒名譽造成損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訴訟。
透視十年韓寒 
博客超過五億人次點閱率、四篇文章就有一篇被刪、全球注目的80後代言人──
韓寒,一字未刪重磅新作《敏感詞》
2010年10月8日,瑞典皇家學院公布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天深夜也是次日凌晨,韓寒在博客發文,文章標題:2010年10月8日。文章內容:“ ”。
這篇只有引號的文章,引來百萬人次點閱、兩萬多篇回應。讀者透過這對引號,討論了劉的生平著作與事蹟,還有人把劉入獄前的公開信放上,分享他們的激動。這些都很敏感,但中國網警卻無法盡刪。這是韓寒獨創的一次躲避敏感詞審查手法,讓他的文字無法遭刪、不能被搜。看似無害、卻更有力。人人都知道該往引號裡填什麼,人人心裡都有敏感詞。
韓寒十七歲以《三重門》一書成名,當時他只是個作文滿分,其他六科都不及格的高一生,他在課堂上寫小說,模仿錢鍾書和民國作家的老成筆法,故事則是他自己在中學生活所看到的荒唐虛偽,為孩子買假藥補身的母親、明知學歷比不上鑽營卻仍要孩子死背古文以求功名的父親、賣弄古文其實只想追女孩的大學生……諷刺幽默的筆法,讓故事廣受讀者歡迎,而小說裡始終徬徨自己價值何在的林雨翔,更讓在考試體制中痛苦的百萬學生認同。2000年上市,起印三萬,三天售完,當時不計盜版,就已打破中國小說暢銷紀錄,至今累銷兩百萬冊。
之後,韓寒決心休學,走上一條崎嶇但獨立的路。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作家,一路堅持、一路尋找,終至成了大國崛起卻又問題叢生的中國社會中,最高頻的青年之聲。
新經典從2010年起,將韓寒雜文重新編輯成《青春》、《出發》文集,藉台灣的出版自由,還給韓寒文章完整的面貌,引發華文世界的注目驚嘆,美日韓等地更相繼售出海外版權,簡體版則於去年底推出(但刪去四分之一)。今年,韓寒將邁入而立之年,我們決定在此際推出新書,同步將他2011年重要的雜文,及出道代表小說《三重門》收錄於本書中,以A、B兩面呈現,右翻Side A為<我的二○一一>,收錄22篇文章,一字未刪。左翻Side B是近期華人讀者熱烈討論的《三重門》,到底17歲少年能不能寫出這樣的小說?親自讀了,就會知道!
僅以此書,向邁入而立之年仍在中國這樣艱難的創作環境中堅持敢言、追求獨立的韓寒,表示最大的支持。
揭露「敏感詞」
◎為什麼我們的政客能在世界舞台上挺起腰桿,還能來幾下政治博弈?那是因為你們,每一個廉價的勞動力。
◎這麼多人為了所謂的國策,為了幫國家減輕負擔,只生一個孩子。如果政府還保護不了那一個孩子,那麼就算你永不破產,你都無言以對那些無言以對的順民們。
◎我們在三峽大壩下游的城市安置大量類似富士康的企業,一旦決堤,城市被淹,全世界就都無法享用到中國廉價勞力帶來的恩惠了。
◎李彥宏先生(百度總裁兼CEO)也許我們一樣,雖不畏懼,但並不喜歡這些是非恩怨,我喜歡曬曬太陽玩泥巴,你喜歡曬曬太陽種種花。無論你怎麽共享我的知識版權,至少咱倆還能一起曬曬太陽,畢竟我賽車還能養活自己和家庭。但對大部分作家來說,他們理應靠著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過體面的生活。也許他們未必能擁有自己的院子曬太陽,但您的產品(百度)會把他們趕回陰暗的小屋,為了生活不停地寫,而您頭上的太陽也不會因此大一些。
◎文學這東西好比一個美女,往往人第一眼看見就頓生崇敬嚮往。而搞文學工作的則好比是這個美女的老公,既已到手,就不必再苦苦追求,甚至可以摧殘……
◎有一個國家機器朋友對我說:「你們就是不知足。你這樣的文人,要是放在四十年前,早就被槍斃了,你說這時代,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我說:「你們就是不知足,你這樣的觀點要是放在九十年前,早就被人笑死了,你說這時代,它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紐約客》深度報導 
韓寒王朝:一個青春文化偶像能扭轉多大的乾坤?
「我們還有時間。現在的確是對方領先,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再說,我比他們都年輕。我會活著看他們玩完。」──韓寒
◎截錄自The New Yorker《紐約客》雜誌
1999年12月,上海一家出版社收到了一份手寫的稿件,作者是文壇新秀,剛剛從高一退學,他的名字叫韓寒。在他七盞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高中時代,他坐在教室後面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寫這部名叫《三重門》的小說……在全球描寫青少年焦慮問題的名著中,這部作品並不算很尖銳,但在中國卻是史無前例的: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寫了一部尖酸諷刺教育和當局的寫實小說。中國中央電視臺在全國範圍內播出了長達一小時的訪談試圖讓公眾的狂熱降溫。但在電視上,韓寒留著男孩偶像團體常見的蓬亂髮型,瀏海橫掃前額,遮住了他的左眼,散發出一股桀驁不馴的魅力。當西裝革履的教育家們聲討他的「叛逆行為可能導致社會不安定」時,韓寒微笑地打斷了他們,說:「從你的話中,我似乎聽出來你生活中的積澱還沒我的厚。」他因此一舉成名,自此他便成為中國新一代青年反叛人物中活色生香的代言人,中國媒體稱之為「韓寒熱」。
……直到五年前,韓寒開始寫博客,注意力明顯轉向一些中國最敏感的事情上:黨的腐敗問題、審查制度問題、青年工人受剝削的問題、環境問題、貧富差距問題。這就好比史蒂芬妮‧梅爾放棄她的《暮光之城》系列開始將她粉絲的視線導向公共基金的濫用問題一般。事實證明,韓寒在網上比在出版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2008年他超過中國一位電影明星,一躍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個人博客的博主。他的博客就是一部日記組成的簡單編年史,粉藍色的背景,在一角配上拉布拉多幼犬的圖片。自開站以來訪客數已逾5億。在中國也僅有炒股論經類的博客才能吸引更多的訪客。
※
……韓寒一周有一兩次會開車從上海市中心上高速公路回郊區的鄉村,他從小在農家的屋舍裡長大,現在那裡住著他的爺爺奶奶……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我們當時正碰到上下班高峰,車慢慢地往前移動。我們坐在一輛寬敞的黑色通用商務車裡,內設豪華座椅和有色玻璃的車窗,開車的是韓寒的知心好友兼拉力賽合作夥伴孫強。(韓寒這輛商務車專開長途,因為他怕坐飛機。)
28歲的韓寒身高173cm,體重不超過58公斤,他那柔和的顴骨線條令他看起來有點像韓國偶像劇明星,他的黑眼睛閃爍著,在古蘇牧般的前瀏海後忽隱忽現。他喜歡灰白色、牛仔布的服飾,這裝扮很符合中國流行文化的審美傾向。他整潔而神氣的個人風格對中國知識份子那種不修邊幅的一貫形象無疑是種顛覆,他兼有作家傑克‧凱魯亞克的不羈和人氣偶像賈斯汀的帥氣。私底下,他待人溫和,說話用詞簡潔,總是面帶微笑,好像綿裡藏針……他也是唯一一位批評政府但還能拉到商業贊助的人,他代言了凡客(服飾連鎖店)和約翰走路威士忌,後者把他沉思的形象與廣告語「夢想就是實現一個人腦海裡閃現的每一個想法」相結合。瑞士奢侈名錶品牌御博打造了一款限量錶,以韓寒的名字冠名,這塊錶上用英文鐫刻著「為自由」幾個字,並進行慈善拍賣。
……馬上就到韓寒的家鄉亭林鎮了。薄霧籠罩下的休耕地裡,田埂縱橫交錯。這裡是上海市郊,和其他大城市的郊區一樣,由小型農場和工廠組成,距離紙醉金迷的市區只有一小段車程。隨後,我們來到一間兩層樓的農家磚房,門前是一小塊菜地。韓寒的爺爺奶奶個子都不高,他們身上裹著棉襖,緩慢地走出來迎接我們,金毛也警覺地狂吠起來。我們走進廳堂,裡面瀰漫著鄉間特有的潮濕和陰冷,穿過廳堂便是一個小院,這時韓寒尷尬地笑了笑,示意我需要爬過一扇窗戶才能進入他住的那間屋子。「一點小小的設計缺陷,這邊少開了一扇門。」他說。
這是一個農村青少年自己的夢想王國:一面牆邊停著一輛破舊的摩托車,另一面牆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電視螢幕,另外一台較小的顯示器連著方向盤和踏板,是用來玩賽車遊戲的。房間正中央是一張撞球桌,韓寒把球收集在一起,一杆開球之後,便停不下來似的一球接一球打。為了表顯自己難得集中的注意力,他把兩隻手機都放在一邊,也不管它們怎麼震動怎麼響鈴以示抗議。撞球桌上,我打進一球,第二球失手,而韓寒則將剩下的球都一杆清空了。
……接著我們來到寒冷的戶外閒逛,我提到,他作為新一代的偶像,成長在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他的批評聽起來和這種名譽有點矛盾。他說中國發展的規模掩蓋了財富被瓜分的一些細節。「因為拉力賽我們去過很多地方。拉力賽都在沙石路上舉行,一般都是些貧窮的小地方。那裡的年輕人並不關心文學、藝術、電影、自由和民主,但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一樣東西:『正義』。他們看到身邊盡是些不公平的事。」(收錄於《敏感詞》)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韓寒談起一位17歲民工,他為了回家在火車月台上站了62個小時,這是他最近在一段新聞視頻上看到的。中國的報紙會將能承受這種折磨描述成一種堅毅的人所應具有的品性,但是韓寒對此有另外的看法,他痛恨地說:「那人都不得不穿上成人尿布。」三天以後,這段新聞成了他下一篇博客的基本素材:「被城市化進程和大國風範利用的年輕人」。這篇博文最後說:「工作一年,排隊一天,買好原價票,穿著紙尿褲,站著回老家,相當有尊嚴。」(收錄於《敏感詞》)
※
……4月某個周日,上海郊外的天馬山賽車場上,房車錦標賽的賽季首場比賽正式拉開帷幕。房車賽車的外觀和街上開的普通汽車幾乎一樣,但加大了馬力,不同於雙座開輪式的一級方程式賽車。韓寒代表上海大眾三三三車隊參戰,他的座駕是一輛大眾波羅的掀背版兩廂車。
……比賽當天烏雲密佈、空氣沉悶,但賽道上的情境卻很喜慶……賽前,韓寒和他的團隊應邀出席大眾汽車的媒體見面會,會上充滿著燈光和舞曲,螢幕上寫著「Polo Your life」的字樣。舞者們在一輛車周圍舞動著身軀,車手們就像參加相親遊戲的單身漢,一字排開地坐在旋轉椅上與主持人交談。後來我問韓寒,接受贊助是否符合他圈外人的立場,他回答說,商業關係有別於「我博客中反對的權力利益」。隨後,他反問我美國新聞業的情況。「你們不就是既獨立、又不受影響,同時又依靠廣告生存的嗎?」韓寒表示,雖然他不喜歡在網站上植入廣告,但是,如果把他的作品委託給傳統的中國出版商,當局就會又多一個讓他閉嘴的把柄。
比賽即將開始,韓寒戴上黑色的紅牛頭盔,敏捷地鑽進車廂內。車窗上貼著他的編號15和他的血型(陽性O型血)。車手的駕座是一個黑色狹小的筒形空間,配有紅色的六點式安全帶。賽車從起點處呼嘯而出,不過在第一個轉彎處便遭遇撞車。比賽繼續進行,韓寒位居第八,後來落後更多,先後被21號、8號和5號超過。他的車發生機械故障,第五圈時不得不回到維修區。
後來我找到他時,他正在維修區旁的圍欄外觀看比賽,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他解釋說,他的團隊試了一個新引擎,但沒成功。不過,這只是本賽季的第一場比賽。他說:「我們還有時間。」這話讓我想起某天他說起雜誌停刊的情形。他說:「現在的確是對方領先,不過這只是暫時的。」他面帶著新聞發言人才有的那種爽朗而篤定的笑容,「再說,我比他們都年輕。我會活著看他們玩完。」
搶先試讀 
這一代人(二○一二年版)
韓寒
昨天開始,我在家中翻看我以前的博客,從二○○六年開始,我從有一筆沒一筆,寫寫賽車寫寫養狗,一直到今天儘量希望保持文章品質的寫作(前十篇不算……)。就在兩個月之前,我還在說不光要殺戮權貴,還要殺戮人民,我唯獨忘記了還需要殺戮的,那就是自己。殺戮是一個嚴重的詞語,而且一般不用在個體身上。但是有的時候,自己並不是只有一個。一個不殺戮自己的人是危險的,哪怕被迫無奈戳了自己一下,也要報復,比如一九六二年……接著一九六六年……接著三七開了……接著老時代過去了。
開學後,我將要去母校開始我的演講,我想我已經找到了主題,那就是再七個月,我便三十歲了。我要告訴我的少年校友,在這一萬多天裡,我犯下的各種錯誤和反思。因為我一直不相信成功學,所以我討厭在機場書店的小電視裡看人家演講自己怎麼成功的。成功之道有很多未必能展開的東西,而且你也不能將自己的狗屎運贈送給民眾,所以看著他人的成功往往無助於自己的成功,但是聽著他人的失敗也許能避免自己的失敗。
翻看自己的博客,其實到二○一一年,我常常陷入一種苦悶之中,就是不知道該寫什麼好,因為我是一個不願意重複的人,好在漢字夠多,否則我早就厭煩了。剛才我翻回到二○○八年,那個年份就像在眼前。二○○八年,有雪災、家樂福、地震、奧運會、三鹿。而在二○○八年二月五日,也就是四年前的今天,我寫了一篇文章《這一代人》,很多人也許未必注意到這篇文章。但其實是從這篇文章,我開始了自己真正的雜文旅程。
所以這個夜晚,我又開始想起這個題目。我出道的時候叛逆,反抗師長,離開上海來到北京,就因為不知道聽誰說過,搞文化就要去北京。那個時候的北京還沒有五環,後海還沒有一家酒吧,我站在望京一所板房二十多樓的窗前,所有朋友都還在學校,成年人又都在使用icq和oicq,我舉目無友,孤獨地像隻馬桶刷子。攤開電腦又寫不出一個字,因為我的生活累積用完了。四年後,我唯獨學會了怎麼把車開好。回到上海,找到高中時追求的姑娘,不多久,我的同學們都大學畢業了,我們也又分手了。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二○○六年以前的報紙他看不下去,但到了○六年以後就好多了,我回答他說,因為這一代人畢業了,開始進媒體工作了。遺憾的是,在九○年代中期的時候我朋友不喜歡看報紙,那時候氣氛更好,報紙自然更好看,也順便啟蒙了我。
我覺得用十年來形容一代還是有些窄,我以前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從來不覺得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間能有什麼明顯的分野,你說我出生自一九八九年和出生自一九九一年能有什麼大區別,無非前者萬一是在某一天生日的話比較敏感,如果混論壇的話難以獲得祝福。但就是這模糊的一代人,七○尾,整個八○後,九○頭,我充滿著希望。他們出生在洗腦教育的時代,卻沒有攤上人與人之間揪鬥的年代,教材只洗了他們最不記事的那部分的大腦,而且由於洗腦內容實在枯燥,引發逆反,同時互聯網和西方產品出現,他們會有更深的被欺騙感。
由於找不到實際的行騙者,他們也暫時沒法報仇,他們現在雖然都在社會裡不上不下的地方掙扎,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也只限勾心鬥角,但都更加努力,因為社會劇變帶來暴富的機會他們都沒趕上。在我少年去北京的時候,我一直不屑於和我的同齡人交往,交了幾個前輩朋友,雖然人都不錯,但現在發現我身邊的朋友都還是這一代人。所以我相信這一代人可以見證很多東西,我們今天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頭皮屑。
我很期待這一代人各自擁有了更多權力以後社會的變化。權力改變權力。政府擁有公權力,但其實每一個個體的話語權、具體人權、能力、社會影響力,甚至蒼白無力,都能彙聚成權力。足夠多的後者,就能改變公權力。但改變公權力並不是目的,束縛公權力才是。這也是我年前第一篇文章中有一點沒有說好的地方。沒有壓力,何來動力。我們視力所及的某些進步也只是因為科技在進步。到最後,依然只有權力才能改變權力。還是那句話,由什麼東西組成,往往就是個什麼東西。所以我很好奇這一代人能組成一個什麼東西。
當然這不像中國人所鍾愛的刷卡就能提現貨那麼直接,但我覺得這個國家最光明的轉機也許就在這一代人身上。這是我四年以後重新寫這個標題。在二○○八年的時候,那篇雖然寫得不錯,不過為了拍馬屁,我拚命埋汰以前那幾代,還居然說這一代人中的笨蛋和王八蛋還沒有浮現。以後每四年寫一次吧!獻給同年代的朋友和若隱若現的王八蛋們。
只是,二十五號又要還貸了。
二○一二‧○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