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紙簍裡的手稿到光影中的經典
【影評人】老嘉華◎文

作品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影集,對史蒂芬‧金來說,早就是家常便飯。不過,在這一長串名單裡,勢必有幾部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像是一九八○年的「鬼店」,出自他一九七七年的作品《幽光》,由已故名導庫柏力克執導,大師手筆加上傑克尼柯遜的精彩演出,把一個作家避居冬季大雪封山的旅館想專心寫作,結果卻瘋狂要殺害妻子和兒子的驚悚故事,拍成了恐怖片的經典。或是像他《四季奇譚》裡的春季篇〈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秋季篇〈總要找到你〉,分別在改編成電影「刺激一九九五」和「站在我這邊」──兩部片的題材都不走恐怖路線,前者極受影評推崇,在影迷之間也有極高評價(導演法蘭克戴拉邦特五年後還導了由史蒂芬‧金同名小說改編的「綠色奇蹟」);後者不僅是描寫青少年友誼與成長的代表作,片中的瑞凡菲尼克斯和主題曲都令人難忘,而本片的導演勞勃萊納四年後拍了「戰慄遊戲」,凱西貝茲飾演的頭號書迷囚禁了她最崇拜的作家,逼迫他按照她的意思修改小說的走向和結局,電影上映後,一時之間「我是你的頭號書迷」成了驚悚代名詞。
此外,更有特別意義的,是史蒂芬‧金出版的第一本作品,也是他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的《魔女嘉莉》。
《魔女嘉莉》出版於一九七四年,書的寫作和出版過程,已經是書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傳奇。當時,史蒂芬‧金二十七歲,和太太、小孩住在拖車裡,薪水微薄生活拮据,經常入不敷出,書桌抽屜裡總存放著及幾份稿子,卻不知道下次雜誌社或出版社肯採用他的作品是在什麼時候。所幸他的妻子塔比莎獨具慧眼,硬是把他丟進字紙簍的《魔女嘉莉》手稿撿回來,告訴他這部小說一定沒問題,於是才有了後來出版熱賣,讓他一下領到二十萬美元版稅,並且從此聲名大噪的事蹟。那麼,史蒂芬‧金究竟為什麼把《魔女嘉莉》手稿丟進字紙簍呢?據說他覺得自己好像掌握不住「嘉莉」這個角色,對女性生理和心理的情況也不夠了解,而他的太太在讀完手稿以後,卻以女性的直覺認定他過慮了。
永遠在蒐求好故事、好題材的電影界,當然不可能忽略像《魔女嘉莉》這樣吸睛的作品,兩年後,導演布萊恩狄帕瑪就拍出了改編自這篇暢銷小說的同名電影。
電影「魔女嘉莉」的情節,大致遵照小說的故事主幹進行,不過抽掉了書中一些記錄、報告等比較文字化的部分;以及為了向希區考克致敬,把書裡的尤溫高中改為貝茲高中(「驚魂記」男主角叫諾曼貝茲)。當時三十六歲的布萊恩狄帕瑪,正逐漸攀上他的創作高峰(八○年代是他創作力最成熟、旺盛的時期,陸續拍出了「剃刀邊緣」、「疤面煞星」和「鐵面無私」等重要作品),片中可以看到他獨特的導演手法,尤其是舞會那一場關鍵戲,嫻熟流暢的場面調度,配合運鏡以及演員精彩演出,使得一場從最歡樂喜悅高潮,跌入最悲傷憤恨谷底的轉折,成為後來者難以企及的經典場面。
片中幾位飾演主要角色的演員,日後都在影壇佔有一席之地。飾演壞女孩的南西艾倫,三年後成為布萊恩狄帕瑪的第一任太太,一九八七年的「機器戰警」終於讓她的演技受到肯定。跟她搭檔演出壞情侶二人組的,是後來成為大牌明星,而且憑「黑色追緝令」鹹魚翻生的約翰屈伏塔。片中唯一對嘉莉懷有善意的好女孩蘇,由艾美歐文飾演,她後來曾經是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太太〈兩人離婚時,還因為一億美元的天價贍養費而喧騰一時〉。至於飾演嘉莉的西西史派克,和飾演她母親的琵琶蘿莉,兩人同時獲得一九七七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獎項的提名;而且西西史派克更在四年之後,就以「礦工的女兒」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史蒂芬‧金筆下的嘉莉,是個身形矮胖的十六歲女孩(書中設定她生於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一日,而史蒂芬‧金的生日正是九月二十一日),電影裡嘉莉的外型卻是瘦弱的。最有趣的是,西西史派克演出「魔女嘉莉」的時候已經二十六歲,甚至已經結婚兩年,不過她瘦小的身形(身高一百五十七公分),加上帶點雀斑顯得稚嫩的臉龐,和一雙可以充分傳達情緒的大眼睛,把一個從小在母親極端壓抑的教育方式下長大,在學校又長期受到霸凌的女孩,詮釋得令人悲痛而動容。
「魔女嘉莉」最恐怖驚悚的場面可能是舞會那一刻,但是真正恐怖的,卻是發生在嘉莉身上的一切──家庭、學校、母親、師長和同學,她身處的環境和她身邊所有的人,因為有意無意的漠視或無需任何理由的惡意欺凌,最終殘害了這麼年輕的生命。史蒂芬‧金在他數十年創作生涯的初始,竟然就寫出了可能是問題家庭和校園霸凌最慘烈的受害者,經由布萊恩狄帕瑪強烈的視覺處理,西西史派克那雙大眼睛裡從喜悅到驚愕、悲傷再到怒火滔天,已經把「魔女嘉莉」定格在一個無可取代的經典位置。

 

 

 

封王之路的起點──關於史蒂芬.金的《魔女嘉莉》
【閱讀部落客】劉韋廷◎文

《魔女嘉莉》是史蒂芬.金發表於一九七四年四月的處女作。本書最早的靈感,源自他在高中校園擔任清潔工的打工經驗。當時他與同事在女子更衣室清除鐵鏽,並注意到牆上有台供應衛生棉條的機器。事隔多年後,他將這段回憶與讀過的一篇討論超能力的雜誌文章結合,架構出了全書的故事脈絡。
剛開始,金原本只想將這故事寫成短篇小說,認為投稿給雜誌的收入,或許可以稍加緩解極為吃緊的日常家計。然而,初稿不過才寫了三頁,他便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故事,同時認為這篇小說需得寫得更長,才能真正對家中的經濟狀況有所助益。但若是真這麼做,這篇小說的長度也勢必會超出雜誌所能接受的字數範圍,是以他並不想浪費時間在自己不喜歡、同時也賣不出去的作品上頭,於是便將三頁草稿揉成一團,丟進了廢紙簍中。
第二天晚上,當金下班回家時,發現妻子塔比莎從廢紙簍中撿起了那三頁草稿,認為這故事有某種難以言喻的魅力,因此要求他將小說完成。在塔比莎的鼓勵下,金硬著頭皮繼續撰寫這篇小說,直到寫至五十頁後,才發現這篇小說似乎真抓住了什麼東西,於是寫出了這部扭轉他一生命運的作品。
在出版社回函表示將出版《魔女嘉莉》後,金拿到了僅比短篇小說稿費高一些的兩千五百元預付版稅。然而,就在小說正式出版的十一個月前,本書便以四十萬美金的高價賣出平裝版版權,也讓金在拿到款項後便辭去教書工作,自此專心以寫作為職。雖說《魔女嘉莉》的初版精裝本僅賣出成績尚可的一萬三千本,但在平裝版方面,則於發行一年後便突破了百萬冊銷量,到了他創作生涯如日中天的八○年代時,《魔女嘉莉》的總銷量更是超過了四百萬本,甚至直至今日,這個數字仍在不斷地攀升當中。
當然,如果你是史蒂芬.金的書迷,相信對於這段恐怖小說之王的崛起故事早已十分熟悉;但在《史蒂芬.金談寫作》一書中,金卻曾一度大膽表示,自己從未真正喜歡過《魔女嘉莉》這本小說。
不過,讓我們先別草率地驟下定論,認為金真的如此厭惡這部作品。事實上,在金的某次演講中,他也曾公開說明自己並不覺得《魔女嘉莉》真有那麼差勁。只不過他的確認為,這終究是本由年輕作家寫出的作品,雖然還算不錯,但也有許多可以改進之處。
如果就《史蒂芬.金談寫作》的描述來看,金對《魔女嘉莉》一書抱持的情感,顯然比他表面上的定論還要更複雜一些。在剛開始寫《魔女嘉莉》時,金並不喜歡在學校備受欺凌的主角嘉莉.懷特,認為「她讓人覺得沉重又被動,像個天生注定的受害者」。但寫到後來,金開始從自己的高中生活尋求靈感,並回憶起班上兩名同樣孤單、也時常被大家欺負的女同學,並藉由她們的困境,描繪出嘉莉那令人同情之至的處境。
當金在寫《魔女嘉莉》時,那兩名同學均已相繼辭世,其中一名因為獨居之故,在癲癇症發作時沒人幫忙,因而撞傷頭部過世;另一名則由於產後憂鬱症,最終舉槍自盡,使金總不免認為高中時代的不愉快經驗,顯然影響到了她們的日後生活,於是使他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由於得不時回憶往事而十分難受,進而逐漸對嘉莉、甚至是書中嘉莉的同學們感到同情,認為自己就與他們一樣,縱使並未欺負那兩名同學,卻也對一切視若無睹。
或許正是這種同情心與罪惡感相互交織的心態,才使得金對《魔女嘉莉》抱持著如此複雜的情感,一面對自己筆下的角色同情之至,卻也因愧咎感而難以坦言自己喜愛這本著作。
但除去金個人的看法外,對於書迷來說,《魔女嘉莉》也著著實實是一本他寫作風格及慣用故事元素的奠基之作。
在寫作風格方面,本書以金為人熟知的「書中書」技巧貫穿全作,只是他後來慣常以「小說中的小說」作為寫作手法,而在這本處女作裡,則是採用了「小說中的報導文學」方式處理。雖然,他曾表示自己會這麼寫,只是因為《魔女嘉莉》的初稿短到無法自成一書罷了;但這樣無心插柳的結果,卻也使他在故事中反映的社會問題更顯真實,甚至就連金對宗教狂熱份子的反感,照樣於本書中便可令人窺得端倪。
除此之外,正如本文開頭提及的一樣,《魔女嘉莉》乃於一九七四年時問世,但在這本作品中,你會發現他將故事的時間點設定為一九七九年,而書中虛構的報導文學及書信摘要等內容,甚至還出現了一九八八年這樣的年份。也就是說,或許今時今日,當我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會相當自然地接受書中提及的年代,但在本書初發行時,《魔女嘉莉》卻無庸置疑地是本描繪未來景象的小說。而只要一想到《魔女嘉莉》問世後那日益嚴重的校園霸凌問題、抑或美國校園曾發生的持槍掃射等暴力事件,均不免讓人驚訝於他洞燭機先的社會觀察力,也使這本小說在如今看來,更有種令人惶惶不安的特殊感受。
像這樣一本在金寫作生涯中無比重要的著作,對台灣的書迷來說,絕對稱得上是本夢幻逸品。一九七七年時,本書曾由四季出版社以《奇女凱莉》之名發行繁體中文版。然而,當時的他在台灣絲毫沒有知名度可言,就連他的中譯名字,也有史提芬、史蒂夫等不同譯法。一直要等到皇冠推出《燃燒的凝視》(Firestarter, 一九八○)後,才令史蒂芬.金這個名字自此拍板定案。而至於《奇女凱莉》一書,縱然有著改編電影的加持,當時於台灣卻也乏人問津,最終便這麼在茫茫書海裡消逝無蹤。
正因如此,《奇女凱莉》這個書名亦一度被人所遺忘。大家在提起他這本處女作時,總會以電影版的譯名《魔女嘉莉》稱呼,直至近年網路拍賣崛起後,金的書迷才有了更方便的管道來蒐購那些絕版的中文譯作。而其中最難尋得的《奇女凱莉》,也因此創下了網拍價格高達四千元的驚人數字。
當然,由於《奇女凱莉》一書的數量極為稀少,加上價格昂貴,是以有絕大多數的書迷至今仍未有緣一讀。而皇冠重新發行,並將中譯名改為大多數人熟悉的《魔女嘉莉》全新中譯本,則勢必得以滿足眾多書迷們的殷殷期盼。

正如眾人所知,史蒂芬.金是當代的恐怖小說之王。而他封王之路的起點,則正始於你即將參與的這場畢業舞會……

 

 

 

引自韋斯托佛(緬因州)出版的《企業》週刊,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九日的新聞:

驚傳天降石雨
根據多人回報的可靠消息指出,八月十七日的詹柏林鎮天氣晴朗,但在卡林街上竟下起石頭雨來。主要的落石地點是瑪格麗特‧懷特太太家,屋頂受損範圍極大,還毀掉價值二十五元的兩個雨溝及一個排水管。懷特太太是一位寡婦,與她三歲大的女兒嘉莉葉塔同住。
目前聯絡不到懷特太太,無法得知她的看法。

事情發生的時候其實沒人覺得驚訝,至少並非真心的──並非發自他們滋生出種種野蠻事物的潛意識層次。在表面上,淋浴間裡所有的女生都很震驚、激動、難為情,或者只是很高興那賤貨懷特又出糗了。她們之中可能也有一些人會聲稱感到訝異,不過當然了,她們的說法並不實在。從一年級開始,嘉莉就跟她們其中一些人一起上學,而這檔事從那時就開始發展了,遵循主宰人性的所有定律,緩慢而無可改變地堆積下去,速度穩定得就像是接近臨界質量的連鎖反應。
當然,她們沒有人知道,嘉莉‧懷特有念動力。

刻在詹柏林鎮巴克街小學某張書桌上的塗鴉:
嘉莉‧懷特吃大便。

更衣室裡充滿了叫喊與回音,還有蓮蓬頭灑水在地磚上的隱約聲響。這些女生在第一堂課打過排球,在早晨流下期盼的些許汗水。
女孩在熱水底下伸展扭動、尖聲叫嚷,輕輕彈開水花,白色的肥皂塊飛快地從一隻手傳到下一隻手。嘉莉木然地站在她們之間,就像天鵝群裡的癩蝦蟆。她是個身形矮胖的女孩,脖子、背部和屁股上面都長了痘子,淋濕的頭髮徹底缺乏色彩。那頭髮絲無精打采地泡在濕氣裡,貼在她的臉頰上,而她就這麼站著,微微垂頭,讓水潑到她身上再流下來。她看來活像個代罪羔羊、萬年笑柄、相信不存在事物的傻瓜、永遠搞砸事情的蠢材,她也確實就是這種人。她一直徒勞地盼望尤溫高中跟韋斯托佛或路易斯敦的高中一樣,有個人專用的淋浴間──這樣就可以保有隱私。因為她們會盯著人看,她們總是盯著人看。
蓮蓬頭一個個關上,女孩紛紛踏出淋浴間,拿掉粉色系的浴帽,用毛巾擦乾身體,噴上體香劑,看一眼掛在門上的時鐘。胸罩扣上了,內褲也穿上了。水蒸氣懸在半空中;要不是牆角有賈庫西按摩浴缸持續發出的咕嘟水泡聲,這裡滿有可能被當成一間埃及澡堂。呼喊與斥罵到處彈跳著,像是承受猛烈開球以後到處亂飛的撞球。
「──所以湯米說他討厭我這樣,然後我就──」
「──我要跟我姊還有她老公一起去。他會挖鼻孔,不過她也是,所以他們非常的──」
「──放學後洗澡然後──」
「──爛到不值得花天殺的一毛錢,所以辛蒂跟我──」
德賈丹小姐,也就是她們苗條平胸的體育老師走了進來,伸長脖子短暫地張望了一圈,接著雙手便俐落地一拍。「嘉莉,妳還在等什麼?世界末日嗎?再五分鐘就打鐘了。」她的短褲白得讓人目眩,雙腿不算是很有曲線,但不會太突兀的健壯腿肌卻很吸引人。她在大學射箭比賽裡贏得的一只銀色口哨就掛在她脖子上。
這些女生咯咯發笑,嘉莉抬起頭,水的熱度與水勢持續敲打的轟轟聲響,讓她的雙眼顯得遲鈍茫然。「喔哼?」
這是個蛙鳴似的怪聲,古怪地貼切她這個人,讓她們又傻笑出來。蘇‧史耐爾用魔術師準備表演驚人絕技的速度,把毛巾從她頭髮上抽落,然後開始迅速地梳理著頭髮。德賈丹小姐惱怒地對嘉莉比了個手勢,要她加快速度,然後就走了出去。
嘉莉關上蓮蓬頭。流下一滴水、發出一陣咕嚕聲以後,它停了下來。
到她走出來的時候,所有人才看到從她腿上流下的血。

引自《破除陰影:出自嘉莉葉塔‧懷特個案的事實紀錄與科學結論》,作者大衛‧R‧康格勒斯(杜蘭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三十四頁:
沒有人在懷特家女孩還小的時候就注意到念動力發動的特殊狀況,這點幾乎無可爭辯,必須歸因於懷特與史騰斯在他們的論文《念動力:一種狂野力量的再考察》中提出的結論──光靠意志力來移動物體的能力,只有在個人承受極大壓力的時刻才會展現。這種天賦確實被隱藏得很好,否則怎麼能一藏數百年,偶爾才在江湖騙術的汪洋中閃現冰山一角?
在本案中,我們的立論基礎只有極少數來自道聽塗說的證據,但就連這點證據也足以指出,嘉莉‧懷特體內有著強度無可限量的「念動力」潛能。最大的悲劇是,現在我們全都只能放馬後砲了……

***

「大──姨──媽!」
這聲嘲弄的叫喊,起初是來自克莉絲‧哈金森。聲音撞上磚牆,反彈回來,然後再度撞上牆。蘇‧史耐爾從鼻子裡噴出笑聲,同時感覺到一股煩人的古怪情緒,夾雜著恨意、反感、激憤與憐憫。她看起來真是有夠拙,呆站在那裡搞不清楚狀況。天哪,妳會以為她從來沒有──
「大──姨──媽!」
這開始變成一首歌,一種咒語。有人在後面(可能又是哈金森吧?在亂七八糟的回音之中蘇無法確定)用嘶啞、不受拘束的放肆口氣吼道:「塞起來啊!」
「大──姨──媽、大──姨──媽、大──姨──媽!」
嘉莉呆站在剛成形的圓圈中央,水像珠子似的從她皮膚上流下。她像頭病牛似的站著,察覺到別人在取笑她(一如往常),她默默地覺得尷尬,卻不感到意外。
頭幾滴黑色的經血打在地磚上,畫出一角錢大小的血滴,這時蘇感覺到一股噁心感湧了上來。「看在老天份上,嘉莉,妳大姨媽來了啦!」她大喊。「把妳自己弄乾淨!」
「喔哼?」
她像牛一樣駑鈍地環顧四周。她的頭髮黏在臉頰上,成了有曲線的頭盔形狀;她的一邊肩膀上有一小撮粉刺。才十六歲,無以名狀的傷痛就清晰地在她眼裡銘刻了一個戳記。
露斯‧高根突然帶著神秘兮兮的喜色喊道:「她還以為那是用來抹口紅的咧!」然後爆出一陣尖銳的笑聲。蘇後來才想起這句話,把它放到整體圖像中審視。此刻在騷動之中,這句話只是另一個沒意義的雜音。她十六歲了耶?她這時在想。她一定知道出了什麼事,她──
更多血滴出現了。嘉莉仍然反應遲緩而迷惑,眨著眼睛環顧著她的同學。
海倫‧夏爾斯轉過身去,裝出要吐了的樣子。
「妳在流血啦!」蘇忽然憤怒地叫出來:「妳在流血,妳這個大蠢蛋!」
嘉莉低頭看著自己。
她厲聲尖叫。
在潮濕的更衣室裡,這聲音非常響亮。
一根衛生棉條突然間砸中她的胸口,然後噗一聲掉到她腳邊。一朵紅花弄髒了那根吸收力良好的棉條,然後擴散開來。
接著,那些厭惡、輕蔑、驚恐的笑聲似乎茁壯起來,綻放成某種尖銳而醜陋的物事。那些女孩子開始用棉條跟衛生棉轟炸她,有些來自隨身皮包,有些來自牆上那台故障的自動販賣機。衛生用品如雪花紛飛,而那首歌變成這樣:「塞起來,塞起來,塞起來,塞起──」
蘇也在扔那些東西,一邊丟一邊跟其他人唱和,她並不真的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有個咒語在她心裡產生作用,在那裡像霓虹燈似的閃閃發亮:這樣做又不會怎樣真的不會怎樣真的不會怎樣──當嘉莉突然間開始邊哭嚎邊往後退,揮舞著手臂,低吼、發出咯咯作響的喉音時,這個咒語仍舊讓人心安地閃爍生光。
這些女生停了下來,察覺到裂變和原爆的階段終於到了。事後回顧,她們之中某些人會聲稱,她們就是在這時吃了一驚。然而這些事都已經發生這麼多年了:我們來惡搞嘉莉在基督教少年營裡的床舖,讓她不能睡覺;我發現嘉莉寫給閃電巴比‧皮克特的情書,咱們拿去影印傳閱;把她的內褲藏到別處去;把這條蛇放進她鞋子裡;再壓一次,再把她壓到水裡去;嘉莉堅持要跟著參加單車之旅,有一年被叫做布丁臉,下一年被叫做卡車臉,總是滿身汗臭,跟不上隊伍;她在灌木叢裡尿尿的時候沾上毒漆藤,每個人都發現了(嘿,抓屁股的,妳屁屁癢啊?);比利‧普瑞斯頓那回趁她在自習教室裡睡著的時候,在她頭髮上抹了花生醬;那些偷捏偷擰的動作,在學校走廊伸出來絆倒她的腳,從她桌上撞掉的書,還有塞進她隨身皮包裡的猥褻明信片;嘉莉參加教會野餐活動,她笨拙地跪下來祈禱,她那件老舊的格紋棉布裙接縫沿著拉鍊繃開,發出像是風吹斷樹木的巨大聲響;嘉莉總是漏接球,就連玩腳踢棒球也一樣;在她們高中二年級的現代舞蹈課上摔了個狗吃屎,還掉了一顆牙;在打排球的時候,一頭撞進網子裡;穿著總是滑掉的襪子,不是正在往下滑,就是快要往下滑,她的襯衫腋窩總是看得到汗漬;甚至還有一次,克莉絲‧哈金森在放學後從鬧區的凱利水果公司打電話來,問她知不知道豬屎這個字眼拼法是C──A──R──R──I──E(嘉莉):突然間這一切全部加起來就達到臨界質量了。長期追尋的目標(最終極的蔑視、嫌惡、奚落)如今找到了,於是裂變發生。
她往後退,在這新生的寂靜中哭嚎,胖胖的前臂交叉在她的臉前面,一根棉條夾在她的陰毛中間。
這些女生都望著她,眼睛閃耀著嚴肅的光芒。
嘉莉縮進四間淋浴用大隔間的其中一格邊緣,然後慢慢地垮下來坐在那裡。遲緩、無助的呻吟從她口中擠出來。她轉著眼珠子,眼白濕潤,就像一頭豬屠宰場獸欄裡的那種眼睛。
蘇緩慢又遲疑地開口了:「我想這一定是她第一次──」

就在這時,門發出平板匆促的砰一聲,猛然打開來……

 

 

 
為了N

湊佳苗◎著
恐懼學校
─失控的嚇令營

吉蒂.丹希娃莉◎著
邪惡圖書館
─眼鏡的祕密

布蘭登‧山德森◎著
藏書謎

約翰‧鄧寧◎著
命運晚餐

荷曼‧柯赫◎著
不能說的名字

克里斯‧克里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