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長兩短」原來是捆棺材的方法

在日常口語中,人們忌諱直接說死亡,於是會委婉地用「三長兩短」來代替。「三長兩短」同時還用來指意外的災禍或事故。這個成語為什麼會具備這樣的含義呢?
原來,在古代「三長兩短」竟然是指棺材的捆縛方法!
《禮記‧檀弓上》對棺材的形制有這樣的規定:「棺束,縮二,衡三;衽,每束一。」唐代學者孔穎達對這些形制進行了詳盡的解釋:
棺束:「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古時候的棺木沒有釘子用,於是就用皮革將棺材和棺蓋捆束在一起,這就叫「棺束」。
縮二:「縮,縱也,縱束者用二行也。」縱的方向木板短,因此只需捆兩道即可。
衡三:「橫束者三行也。」「衡」和「橫」是通假字,橫的方向木板長,因此必須捆三道。
衽:「小要也。其形兩頭廣,中央小也。漢時呼衽(ㄖㄣˋ)為小要也。」「衽」本來指衣襟,是衣服兩片的連接處,因此引申為連接棺蓋與棺木的木楔,兩頭寬中間窄,作用是「既不用釘棺,但先鑿棺邊及兩頭合際處作坎形,則以小要連之,令固棺」。將「衽」插入棺口兩旁的坎中,使蓋與棺身密合。「衽」的位置恰是整個棺木的中段要處,因此漢代時又稱作「小要」,「要」和「腰」是通假字,比附於人的腰部。
每束一:「並相對每束之處,以一行之衽連之,若豎束之處,則豎著其衽以連棺蓋及底之木,使與棺頭尾之材相固。」其意甚明,皮革捆束的每一道都用「衽」連起來,衽與皮條聯用,就是為了緊固棺蓋。
這就是「三長兩短」最初的出處。到了後來,人們開始使用釘子將棺材和棺蓋釘合起來,既方便又快捷,不僅「衽」被逐漸淘汰,而且捆束的皮繩也隨之消失了。但是「三長兩短」這句話卻流傳了下來,成為人們的日常用語,只是再沒有人知道它為什麼作為替代死亡的委婉用語了。


。。。。。。。。。。。。。。。。。。。。。。。。。。。。。。。。。。。。。。。。。。。。。。。。。。。。。。。。。。

「鴛鴦」原來是指兄弟

我們都知道「鴛鴦」是用來形容夫妻,但「鴛鴦」最早卻是用來形容兄弟。
古人很早就發現了鴛鴦的特性,晉朝的崔豹在《古今注》中說:「鴛鴦,水鳥,鳧類也。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思而死,故曰匹鳥。」說的就是鴛鴦不能落單,否則就會相思而死。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收錄的蘇武與李陵詩中吟詠道:「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蘇武形容自己和李陵以前是像鴛鴦一樣的好兄弟,如今卻如同參星和商星,一顆在西,一顆在東,此出彼沒,永遠不能再相見了。曹植的〈釋思賦〉是贈給弟弟的,「以兄弟之愛,心有戀然,作此賦以贈之」,其中寫道:「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也是用鴛鴦比喻兄弟。三國時期嵇康寫有十八首〈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前兩首中一直用「鴛鴦於飛」來比喻兄弟之情。同一時期的鄭豐在〈答陸士龍詩四首鴛鴦六章〉的序中寫道:「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嶽,揚輝上京。」陸士龍即陸雲,和其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鄭豐讚美陸雲陸機兄弟就像鴛鴦一樣「美賢」。
到了唐朝,詩人們開始用鴛鴦比喻恩愛夫妻。盧照鄰的〈長安古意〉一詩最早使用了這個比喻:「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自此之後,詩人們開始爭相吟詠鴛鴦這一愛情的意象。最有名的是溫庭筠所作〈南歌子〉:「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做鴛鴦。」從鴛鴦的這一愛情意象演變出許許多多男歡女愛的意象,比如「鴛侶」、「鴛盟」、「鴛衾」、「鴛枕」、「鴛鴦偶」、「鴛夢重溫」等等。


。。。。。。。。。。。。。。。。。。。。。。。。。。。。。。。。。。。。。。。。。。。。。。。。。。。。。。。。。。

「連理」原來是兩棵樹

古詩詞裡常常出現「連理」這一意象,比如白居易「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孟郊「昔為連理枝,今為斷弦聲。連理時所重,斷弦今所輕」。人們都知道「連理」指婚姻,「喜結連理」即成婚的意思,但為什麼要把結婚稱作「連理」?
春秋時期,宋國的國君宋康王有個門客叫韓憑,韓憑的妻子何氏是個漂亮美眉,宋康王垂涎已久,終於把何氏搶到了自己身邊。韓憑當然很生氣,宋康王怕韓憑不利於自己,就把韓憑發配去修城牆。何氏偷偷給丈夫寫了一封信,只有十二個字:「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宋康王得到了這封信,但不懂是什麼意思,於是遍示左右,沒有人懂得其中的意思,只有大臣蘇賀解釋道:「其雨淫淫,是說她愁思很深;河大水深,是說夫妻倆不得往來;日出當心,是指心有死志。」果然不久韓憑就自殺了。
韓憑死後,宋康王以為去掉了心腹大患,就帶著何氏登上樓台遊玩。何氏暗中早已將自己的衣服埋在地裡令其腐爛,登台後一躍跳了下去,宋康王的左右趕緊去拉,卻因為何氏的衣服已經朽爛而沒有拉住。從何氏的遺體還找到一封遺書,上面寫道:「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表達了夫妻兩人合葬的願望。漂亮美眉就這樣死了,美人既逝,宋康王沮喪之餘大怒,堅決不讓兩人合葬,還故意將韓憑和何氏的墓修在一起,近在咫尺,「塚相望也」。宋康王還在兩座墓前發狠道:「既然你倆相愛,你們就自己動手把墓合在一起吧!」
不料一夜之間,兩座墓就長出了兩棵巨大的梓樹,十天後長得連人都無法合抱,而且兩棵樹同往一處長,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雌雄兩隻鴛鴦棲息在樹上,交頸悲鳴。這兩棵樹的狀態就被稱為「連理」,「理」是紋理的意思,指樹的紋理相連交錯在一起。宋國人同情韓憑夫妻,又把這兩棵樹叫作「相思樹」,這就是「相思」一詞的最早來源。南方人聽說了這件奇事,紛紛傳說這兩隻鴛鴦是韓憑夫妻的精魂所變。
從此之後,人們就把成婚稱作「連理」。
白居易「枝枝連理生」的詩句是更深一層的誓言,恨不得每一根樹枝都相連在一起。同樣著名的詩句也出自白居易手下,就是著名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順便說一下,比翼鳥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又叫鶼鶼(ㄐㄧㄢ)、蠻蠻,長得像野鴨,青赤色,只有一隻眼睛一隻翅膀,必須雌雄兩隻一起比翼而飛,因此人們用來形容夫妻恩愛。

如果學校的國文課能這麼有趣就好!

猜想你在學校的時候,國文老師一定沒有教過你這些吧:
「招搖」原來是一顆星星;
「天作孽」原來是月食;
「連理」原來是兩棵樹;
「鴛鴦」原來是指兄弟;
「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歎;
「三長兩短」原來是捆棺材的方法……。

什麼!這本書是腦筋急轉彎嗎?還是冷知識大全?其實都不是,這本書可是認認真真、札札實實地想要告訴你,中文用法的演變多麼有趣。

例如,再過一個月就是中秋節了,你一定馬上就會想到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然而,這麼簡單易懂的詩,還能有什麼好值得研究的?但作者竟提出這樣的疑問:床前明月的光亮,怎麼會讓李白疑心是地上的霜露呢?難道李白的臥室裡面冷得都結霜了不成?或者,李白居然把他的單人床放在寒冷的室外露宿?如果是這樣,這麼冷的天氣,李白非但沒有被床前的霜露凍得發抖,居然還有心去欣賞天上的明月,低下頭來思念故鄉。這實在太令人費解了吧!

對耶,仔細一想,這問題問得還真刁鑽!被這樣抽冷子一問,我們可還真答不出來。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推理,解開這個疑問的。

原來,唐朝的時候,還沒有我們現在所熟悉的睡床,那時睡覺的地方叫做「榻」。而「床」指的是井上的圍欄,形狀是四角或八角,又稱為銀床。李商隱的詩〈富平少侯〉就有:「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明明白白地解釋了「床」也就是井欄。

所以,李白當時根本不是「躺在床上」賞月思親。最有可能是李白失眠睡不著,半夜起來去院子裡踱步,走到井欄旁邊,抬頭看見了天上的一輪明月,不由得輕拍欄杆,害起了思鄉病。欄杆前面就像鋪了一層亮晶晶的霜,感嘆自己遠離了故鄉,孤苦伶仃一個人,苦啊!

哈,誰說語言文字是死的呢!就連這首已經滾瓜爛熟的〈靜夜思〉,竟然也可以像名偵探推理一樣,從「床」這個字古時候的字義,推翻我們原本以為的認知,還原李白當時吟詩的創作現場。

趕快拿這個例子考考你的朋友吧,你的朋友興許會稱讚你,真是「喝了滿肚子墨水」,說起話來真有知識!不過,提到一個人肚子裡「有墨水」,有趣的又來了,原來古時候竟然真的會讓人喝墨水!這個可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原來,當時有規定「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也就是秀才和孝廉考試時,皇帝親自監考,應考的學子若文字錯漏、字跡拙劣,就得被罰站到椅子後面,喝下一升的墨水。。一升可不是小數目哇,僅僅字寫得不好就要被罰當眾喝下一升的墨水,怪不得古人都要勤練書法呢!而這個陋規,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才廢除。而且,聽說李世民年輕時原本也有應試當官的念頭,可是自己書法不好,生怕被罰喝墨水才因此放棄了。

看!原來一個常用的詞,竟然藏著這麼有趣的典故。然而,這本書最主要的不是光講趣味典故,而是藉此道出,中文字詞經過時間演變,而有令人不可思議的詞義變化。有些可能變得跟原來意思八竿子打不著邊,有些則甚至跟我們現在習慣的用法完全相反!

例如:
「青樓」原來是用青漆塗飾的豪華精緻的樓房,專指帝王的居所。
「出爾反爾」原來不是指反覆無常,而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你。
「吹噓」沒有任何貶義,而是表達同僚或者朋友之間的互相提攜之情。
「無所不用其極」原來是嘉勉人在各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竭盡心力,沒有絲毫的懈怠。
「皮裡陽秋」原來是稱讚一個人雖然不任意褒貶,但是心裡卻非常明白是非。
「屋漏」不是指屋頂破洞了,而是指房子的西北角。

所以,就讓作者帶著我們重回語文的歷史現場吧!一次看完近兩百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又如何演變成今的用法,既長見識又長知識。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誤用、錯用跟濫用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