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之島

Q:《碎片之島》的創作靈感?
A
我從小就對生物著迷,九歲開始挖化石,十一歲跑去上加州理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我這輩子都是自然科學主義的信徒,大衛‧艾登伯祿(BBC大自然紀錄片製作人)、達爾文、路易斯‧李奇(考古學家)都是我的啟蒙老師。我對自然學科的熱愛稱得上是最初的靈感來源。
而讓我勾勒出《碎片之島》的是古爾德的研究報告和一九八六年在羅馬尼亞的莫維爾洞穴的驚人發現。在洞穴裡,科學家找到三十多種在全黑狀態下演化的未知生物,而這個洞穴被隔離有五百萬年之久。這項發現一直環繞在我腦海裡,突然靈光乍現,我就立刻動筆了。

Q:《碎片之島》的科學細節令人折服,你花了多久時間從事背景研究的工作?
A
一輩子吧。我不斷深思究竟是何種力量造出地球上的多元生物,所以我腦中不斷有這些聲音。
不過當我開始寫書時,大概花了我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想出韓德斯島的生態體系。

Q:書上附有韓德斯島上的生物素描。你早就想好牠們的模樣了嗎?
A:
沒錯。我很早就知道牠們應有的模樣,包括頭應該長什麼樣子。然後再和科學家、畫家合作,之後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當然,其中也是不斷地「演化」,剛好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精神!但其中最令我讚嘆的是,不管我所創造的物種多麼奇特,自然界卻總是有更奇特的物種出現。當我運用想像力自由創造出自然界的物種時,我反而對自然懷有不同的敬畏。

Q:除了科學的層面,《碎片之島》也有人性的關懷。在自然界不斷演化之後,你覺得「人性」還會存在嗎?
A:
何謂人性,見仁見智,它存在於某種特殊的形式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比起我們身上的外在特徵,它讓我們更顯不同,也是身為人類最明顯的特徵。我相信這種特質就算人類早在七萬年前被毀滅,它還是會從其他物種衍生而出。人性,該說是一種心境吧。

Q:這故事有濃厚的好萊塢氛圍。果然也即將開拍了,心中有任何人選嗎?
A:
當我寫這故事的時候,的確朝著某些演員的特質去描寫。如精明幹練的電視製作人就是雪歌妮‧薇佛,男主角傑佛瑞是威爾‧史密斯,女主角妮爾是茱蒂‧佛斯特和茱莉安‧摩爾的綜合體,至於船長……當然是史恩‧康納萊!

 

碎片之島 小說預告片

 

碎片之島 概念特輯1

碎片之島 概念特輯2

碎片之島 概念特輯3

                                                     

首刷珍藏書衣海報──韓德斯島生態之謎

碎片之島

★ 快上圓神,留言就送:「智能物種── 韓德」全球唯一授權海報!
     還有神秘大禮!(http://booklife99.pixnet.net/blog

碎片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