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述這些外國恩人的義行事蹟,其實也是做為一個台灣人的人生自我追尋

十九世紀中葉,基督教與天主教傳教士相繼來台傳教;伴隨宣傳福音,展開行醫與興學工作。其中,以馬雅各馬偕蘭大衛父子分別在南、北及中台灣行醫傳教的故事最為感人。他們引進西醫,免費醫治「艱苦人」;並樹立了耶蘇「洗腳精神」的謙卑服務理念。教會興辦的學校包括神學院、中小學、特殊學堂及識字班,不但減少文盲,更引進西方現代文明和科學知識,扮演「啟蒙」的角色,奠定台灣其後發展的基礎。直到今天,「教會醫院」和「教會學校」在台灣的杏林與杏壇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十世紀下半葉,台灣歷經另一段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奮鬥過程。盧先生忠實地記錄國際正義人士與團體如何積極奔走救援因爭取民主自由而成為政治犯的鬥士。其中,又以描繪唐培禮唐秋詩宗像隆幸阿部賢一,四位外國義士協助彭明敏教授突破監控、變造護照、易容變裝,逃離台灣的過程,有如電影情節,最為動人。而台灣最後能夠解除戒嚴,脫離白色恐怖;進行國會改選、總統直選,具備一個民主、自由國家的基本條件,則不能不歸功於長期關注、支持台灣的美國國會四劍客:甘迺迪裴爾索拉茲李奇議員。他們持續呼籲台灣政府廢除戒嚴令,聲援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政治民主與社會自由,是台灣最大的發展成就與驕傲。

馬偕的《福爾摩沙紀事》史蒂瑞《福爾摩沙及其住民》,「探索」台灣的自然景觀與動植物,觀察人文活動與種族特性,至為用心,觀察入微。葛超智《被出賣的福爾摩沙》和多篇論文忠實地「記錄」台灣人民為民主自由打拚的過程。此外,史侯、甘為霖、伊莉莎白等則把台灣「介紹」給歐美各國。

讀完「台灣的恩人群像錄」,不能不感慨:在十九世紀,外來人士都把台灣稱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也真心愛這片土地;但反觀當時的滿清政府卻視之為「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的蠻荒之地。到了二十世紀,台灣的學生對中國的歷史、地理可倒背如流,但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卻相當陌生。目前,此一現象雖已稍為改善,但似乎做得還不夠。

                        --〈推薦序〉,黃昆輝,《台灣的恩人群像錄》

  • 恩人著作
  • 恩人側寫
  •        


      1/0.0